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親職教育_有系統學習時間規畫_給家長及老師參考_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腦子最原始的功能是生存,並確保人類的基因能持續的在地球表面延續,而不是課業的學習與生活的籌畫。因此,所有關於學習的知識、技巧,就完全要靠後天有系統的教養、培育才行。許多老師和家長們可能會經常抱怨心不在焉先生,督促拖拖拉拉小姐,指責他們不會規畫時間,老是把功課拖到最後一分鐘才做,或是摸到夜深了,每樣該完成的功課還停留在「半成品階段」。這時,請這些師長先暫停一下絮叨不斷的嘴巴與緊盯著孩子不放的眼睛,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除了採取緊迫盯人的策略和嘮叨政策外,我們可曾花費時間、精力來教導孩子,每天檢視老師所規定的課業和自己喜歡從事的活動,還有每天可運用的時間有多少,然後學習規畫時間,在課業與興趣、娛樂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最後在取捨之間,擬定一個合理的進度,然後確切執行?
(一)了解課後可運用的時間 
  家長可以運用市面上販賣的行事曆,先把孩子每週才藝班、課外活動的固定時間,填在表格裡,讓孩子了解他每天從學校回來之後,有多少可以運用的時間,再考慮如何規畫。
(二)一起規畫時間表
  陪孩子一起比照聯絡簿與課程表,討論如何運用下課有限的時間,妥善安排時間完成學校的作業和自己喜愛的活動。
(三)切實執行時間表的規畫 
 這是善用時間、養成良好習慣最重要的關鍵期。尤其是最初的幾個星期,孩子往往會錯估自己必須花費在課業上的時間,而無法確切的掌握自己預計的進度。還有,因平日被父母督導、催促慣了,突然之間有了支配權,往往流於擬定計畫是一回事,能不能實際執行又是另一碼子事。結果,這個時間規畫的習慣養成,只變成白忙一場的鬧劇。
  在實行初期,如果孩子是低年級的小朋友,父母可以趁著二十分鐘的休息時間,與他檢討一下進度,督導一下他的功課,確定孩子能實際貫徹他擬定的時間進度表,討論一下未來擬定、規畫時,必須注意改進的地方。至於中高年級的孩子,可以選擇半小時到一小時做一次提醒,並且確認、檢討、改進他的時間規畫。
(四)學習獨立自主
  這個方法實行了三四個星期之後,孩子大致都有辦法掌握住規畫的技巧和能力,也慢慢的培養了良好的習慣。這時家長就必須慢慢退居到監督的角色。讓孩子自己做規畫,以養成他獨立自主的個性,以及有條理的規畫、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
(五)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非常不容易,在實行的期間,孩子難免會出現怠惰、敷衍了事的態度。這時,很容易回到以前「催促一下,孩子動一下」的被動學習模式。其實,最好的方法也是家長最難做到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承受一兩次因為自己的「拖」而造成的不良後果,這痛苦的經歷,比父母的嘮叨、恐嚇、說教,都來得有效。 
  往往為了要養成孩子一個良好的習慣,父母親要耗費許多的心力和智慧;可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成了孩子一輩子受用無窮的寶藏,尤其是做好個人的生活規畫,還有確切執行力,更是決定一個人未來成功的最佳基石。

  在此期勉所有為孩子的「拖」字訣感到苦惱的家長們,千萬不要放棄,試試看我們提供的方法吧!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給孩子一點不聽話的空間_洪蘭教授

        有一天中午吃飯,順便看一下舊報紙,突然之間斗大的幾個字「國三生活,不是念書,就是被念」映入眼簾,原來有一個國三的學生上課上到一半不見了,全校緊急搜尋,最後在樓頂的水塔旁找到他。這個學生說,自從升上國三,每天不停的考試與念書,已經疲乏得像機器人一樣了;回到家還不能放鬆,如果稍微休息一下,父母就念,連吃飯時看個電視也會被念,他覺得每天都是念書、考試、挨罵,這無止境的循環使他很煩、很累,所以想去找解脫。我看了非常難過,這種日子的確沒什麼意義,不能怪孩子輕生,問題是,有必要讓孩子過得這樣生不如死嗎?
 
  我們先不談教育制度,因為這是我們升斗小民無能為力的地方,但是回到家來,父母的態度就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握的,為人父母的眼光一定要遠一點,現在考試成績十年後一點意義也沒有。孩子如果在學校受到挫折,回到家裡,父母一定要支持他。
 
  耶魯大學醫學院基因的研究發現,即使身上遺傳到兩個有缺陷的基因、容易罹患憂鬱症,但是只要有大人的關懷,讓孩子感到自己在別人心中還有一點價值,憂鬱症就比較不容易出現。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隨他怎麼支配,不可以每一分鐘都計算在內,分秒必爭,緊迫盯人,這對孩子內心的感受非常重要。我的孩子一直都肯替我做家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做到他離家去上大學——重點就在我給他做事情的自由空間,只要他把工作做完,我不限定他怎麼做或什麼時候做。比如早上出門前,我交代他洗衣服,下午我回來去收衣服時,發現有的衣服乾了,有的還是溼的,一問之下,原來他晒了一兩件後覺得這件事很無聊,就進屋裡去打電腦,打了一陣子再出來晒個一兩件,所以到我下班時,雖然衣服都晒上去了,但是乾溼程度不一致。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形會很生氣,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是要孩子有始有終,做一件事就要從頭到尾做到完才停止,可是我想這個從頭到尾並沒有規定中間不得停頓,只要他做完了,中間的過程應該可以有些通融。所以我並沒有罵他,只告訴他為什麼衣服要晒太陽的原理:晚上許多昆蟲出來覓食,會在衣服上下蛋,而大太陽的紫外線正好可以消毒。
 
  孩子小時候曾經看過加州大學一位昆蟲系教授去亞馬遜河採集標本時,被一種小蟲叮了一口,把蟲卵下到他的皮膚內,結果這位教授手臂紅腫不消,當醫生用手術刀劃開紅腫,裡面跑出來好幾隻蛆。這件事令兒子印象深刻,經我一講,他就覺得有道理,下一次他晒衣服時,就儘量在中午以前晒好。
 
  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他便不覺得是被逼在做事。一旦他覺得有主控權、是他自己的決定,他心中就甘願得多了。更何況,我們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也不見得就是最完美的,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孩子慢慢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稍微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如果孩子完全照著大人的方式去做、一成不變的話,人類怎麼會有創新出來呢?只要目標達到了,請給孩子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人類的文明就是來自不完全聽父母話的孩子的創意上!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您不能不知道的事_給國小即將畢業生及家長參考

今年國二生 1/5拿不到畢業證書

38459點閱
10/10
我要評比
教育部因應12年國教,修正成績評量準則,讓畢業門檻變高,全國校長協會推估,今年國二生約有2成領不到畢業證書。照片師生非新聞當事人。(資料照片 洪榮志攝)
教育部因應12年國教,修正成績評量準則,讓畢業門檻變高,全國校長協會推估,今年國二生約有2成領不到畢業證書。照片師生非新聞當事人。(資料照片 洪榮志攝)
教育部因應12年國教,修正「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讓畢業門檻變高,全國校長協會推估,今年國二生約有2成,也就是5名畢業生就有1人領不到畢業證書,以全國26萬國二生換算,預計5萬多人「念完3年國中,卻只有國小畢業證書!」
新規定把原來國中的畢業標準由「7大學習領域有3大學習領域以上,畢業總平均成績丙等以上」改為4大學習領域,亦即在國中階段語文、數學、社會、自然、健體、藝文、綜合等7領域中,過去只需要3大領域畢業就可以領到畢業證書,現在得要4大領域。
根據校長協會一週前隨機抽樣徵詢北中南10所國民中學,首當其衝的八年級同學以其目前所擁有七年級的學習成績為樣本,未達四個領域及格者達10%至19%之多。全國校長協會建議,調高國中畢業門檻,應設置補考及補修制度。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陳安儀「教育實驗」全紀錄2:原來,真的有這樣的教室 2014-04 親子天下雜誌55期 作者:陳安儀

當我意識到女兒在體制內國中發生的問題之後,我曾嘗試著跟學校老師做溝通,希望能針對女兒的學習特質,做一些課程內容的調整。在無法得到善意回應之後,我便開始尋找台北市、新北市是否有不同的體制外中學?或是特色學校?
想當然耳,我失望了!
眼看著女兒即將變成「教室裡的客人」,聽不懂上課內容,全都得靠課後我的幫忙,我忍不住在臉書發文抱怨。就在我認真的考慮是否讓她「回家自學」時,我接到了一封來自「人文國中小」家長會長的邀請信,對方問我,願不願意來參觀一所「完全不同」的學校?
什麼!這是「教室」?
其實我很早就聽過宜蘭的兩所體制外學校:「人文國中小」和「慈心華德福」。只不過,對我來說,搬到宜蘭去?這簡直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因此,我和老公,就抱著「參觀人文,順道宜蘭一日遊」的心態,姑且看之。
車子駛下頭城交流道後,一路都是低矮的樓房和水田,「人文國中小」就坐落在田野當中。土黃色的半圓形建築,外加一座興建中的體育館,沒有圍牆、沒有大門、沒有警衛室──如果不是磚牆上有一排燙金大字,你實在認不出它就是一般印象中的「學校」!
更妙的是,走進去,一排行政人員就坐在大廳裡專心的辦公,既沒有隔間,也沒有門!在大廳的候客區等待了一會兒後,兩位志工家長先向我們簡單的說明了一下「人文」的適性教育方針,然後便帶領我們一家人換上拖鞋,走到二樓參觀教學現場。

與作家有約班級書箱閱讀